艺札 | “亡有所为,任运成象”与绘画取舍观

2021-04-29山东有线电视美术馆 作者:

摘要:绘画之难,难在取舍。故五代荆浩谓“神者,亡有所为,任运成象”。此处所谓“亡”者,乃亡其“有所为”,而所为者,乃“任运成象”,一亡一为间,道出了绘画的取舍观。自有绘画始,其实便面临着“有为”“无为”的选择。



刘明亮《初春系列系列1》 2020年 36x45cm

绘画之难,难在取舍。故五代荆浩谓“神者,亡有所为,任运成象”。此处所谓“亡”者,乃亡其“有所为”,而所为者,乃“任运成象”,一亡一为间,道出了绘画的取舍观。自有绘画始,其实便面临着“有为”“无为”的选择。



刘明亮 花卉系列3 36x45cm

所谓“有为”“无为”,离不开“技”与“理”两个层面。其所反对者,在于无所取舍,面面俱到,如此,则失却“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的意境;而所尚者,在于“天机”与“自然”,即“无为而为”,这符合道家“玄淡”“简约”的理念,此即“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的追求。



刘明亮 花卉系列系列2 2020 36x45cm

面对“取舍”,首要的问题便是“形神”之论。于中国绘画而言,对“形神”的取舍决定了绘画的风格与品格;于西方绘画而言,便是“再现”与“表现”之争。

白居易谓:“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故其措一意,状一物,往往运思中与神会,仿佛焉若驱和役灵于其间者。” 此处既重“形似”,亦重“神会”,而余绍宋《画法要录》则强调“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是知余更尚“形”似。



刘明亮 吉祥度母·吉祥武汉 布面油画 60x80cm

不过,纵观中国绘画史,虽然在绘画的表现与品评中注重“形神兼备”,但也往往更重“神”的表达,而轻于“形”的追求。如清人百一居士《壶天录》:“文人笔墨,随在皆寓天机,若必于迹象拘泥求之,则凿矣。”故中国绘画更重“天机”与“自然”,即“任运成象”,所谓自出机杼,发乎天然,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此作品中才能渗透出独特的“意味”与“天趣”。就此而论,清人郑板桥亦言:“画到天机流露处,无今无古寸心知。”



刘明亮 期待春天系列·抗疫必胜1 2020年 36x45cm

由此可知,所谓“取舍”,实际上源于道家的“有为”“无为”观,牟钟鉴在《走进中国精神》中也谈到:“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其自然,前者是道家的自然论,后者就是道家的无为论,这两论构成道家的基本理论。”因此,在绘画的表征之下,无论中西,都隐含着深层的文化精神。



刘明亮 素心若雪系列·初春 2020年 40x50cm

因此,在道家美学来看,艺术追求平淡天真,反对模拟、矫饰、堆砌、雕凿等人为痕迹。故 “亡有所为”,然后“任运成象”。《淮南子》亦有类似表达,其虽为论色,但仍不失启发意义,《淮南子》谓:“是故,达于道者,反于清净;究于物者,终于无为。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有与杂糅者也。”

是故,绘画之难,难在“取舍”,更难在“天真”与“自然”。



刘明亮 素心若雪系列·初春 2020年 36x45cm



刘明亮 素心若雪系列 40x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