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记丨艺术之情,是审美之情,非世俗之情绪

2021-04-29山东有线高清电视美术馆 作者:

摘要: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提出其著名论断: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这从理论上对艺术的概念进行了相当精到的概括和总结。

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提出其著名论断: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这从理论上对艺术的概念进行了相当精到的概括和总结。然而在艺术实践中,这种情感有时会被泛化,甚至被误用:人类情感被悄悄的替换为个人情感,甚至是个人情绪,从而使大写的艺术沦为个人的某种工具,其指向的更多的是个人的世俗之情绪,而非人类的审美之情。



海边的风景系列系列2

40×60cm

布面油画

当然,艺术情感的大写,并不排斥艺术家情感的个体性以及独特性,但这种特殊性又必然、也必须要融入历史、文化和审美的长河中,其生命力才可以跨越时间和民族的局限而成为人类审美情感的一部分。否则,这种大写的情感一旦被替换为个人的世俗之情绪,就有可能成为某种“伪个体主义”而逐渐被人遗忘。



荷塘系列1

40×120cm

布面油彩

从艺术作品的层面看,这种人类的情感物化为视觉的、听觉的或其他形式的符号,从而架起通向社会和“他者”心灵的桥梁。这种呈现,其背后必然是超越符号本身的情感沉淀:一种深沉的对于社会、人类命运、历史、文化的多重关怀,其既不是个人的小情小调,也非纯个人的自艾自恋。由此,其价值和意义一定在于超越符号本身,而导向更高的人类普遍的审美和精神层面。



素心若雪系列5

50×60cm

布面油彩

就我个人而言,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和确立绘画的意义和价值。一是绘画的本体意义;二是绘画之于个人的精神层面的审美和超越,由此进入到对人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从绘画本体意义来看,艺术家必然需要去熟悉绘画史、熟悉绘画史上的重要事件和艺术家、熟悉绘画的方法和风格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绘画方式,这是体验人类普遍情感,并最终将其转译为视觉符号的基础;而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上看,艺术创作成为个人的一种人生实践形式,这种实践,就不应该只留于表面上的描摹,而更应该真正地体验那种审美的、精神的、以及无法用语言清晰描述的内心的完满和对世界万象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那种“一花一叶总关情”、是那种“悲欣交集”的、精神的、甚至灵魂的感受和追问。



即境观心:素心若雪系列5

50×60cm

布面油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