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观道 修绠深汲 ——我眼中的翟圣亮

2019-08-12 作者:

摘要:初识圣亮是经由中国社科院宗教美学博士后肖建军老师的介绍,简单质朴而略带点憨厚,温和的眼神中又透着力量,席间看到圣亮手机里的书法作品照片后被震撼到了,王羲之的尺牍临摹得雅静精到、纤毫毕现,书法功底甚深,不愧是书法专业科班出身,是为初印象。之后因为书法而与圣亮产生较为密切的来往,一起探讨过书法审美,更近距离的欣赏到圣亮的书法、书心和书意。

近报版面


初识圣亮是经由中国社科院宗教美学博士后肖建军老师的介绍,简单质朴而略带点憨厚,温和的眼神中又透着力量,席间看到圣亮手机里的书法作品照片后被震撼到了,王羲之的尺牍临摹得雅静精到、纤毫毕现,书法功底甚深,不愧是书法专业科班出身,是为初印象。之后因为书法而与圣亮产生较为密切的来往,一起探讨过书法审美,更近距离的欣赏到圣亮的书法、书心和书意。

圣亮澄怀观道,德艺双修,成今日之大气象,尤可贵者,他在这个喧嚣的当下仍保持一份清醒和觉醒,坚持在传统中扎扎实实汲取营养,举凡名家佳迹,修绠深汲,取其菁华。上溯石鼓,即便是行草也体现出十足的篆籀气,下逮明清,守住法度的同时而能奔放跌宕、张力弥漫。书不通篆,难以高古,丰坊《书诀》云:“古大家之书,必通篆籀,然后结构淳古,使转劲逸。”这只是揭露了表面现象,篆籀之意是生存之意,是生命力的智慧延伸。林散之论用笔有“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更觉方”语,能道尽篆法在行草中的美妙意蕴。圣亮在此方面有着足够的清醒,他深知婉转精妙之法是书法自然生存之理,其石鼓文已有了吴昌硕先生的格局,真正达到“婉而通”的境界,同时,常年坚持篆刻的修习也为圣亮书法能量的跃迁起到关键作用。

圣亮书法有着明显的书味也名书卷气,这种气味使人赏心悦目,既不是甜,也不是酸,而是一种意味、一种情调、一种趣味。这种书法的“味”是心与手、法与意、形与神、风韵与风骨、神采与风采的完美统一。观圣亮的书法,联络有序、相承起伏、映带呼应、韵律节奏、参差变化、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显示出一种音乐美,犹如一曲交响曲,越听越动听,余音在耳,回味无穷。

圣亮的书法有静气。庄老哲学的“致虚极,守静笃”,诸葛亮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东坡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等,理学家普遍主张“静”“敬”,都是视为修身养性、清心寡欲的手段。圣亮之书气力纵横,凝神静虑,四面停匀,八边具备。这样的气沉丹田、潜气内转,自然符合道家的养生之道。

初看圣亮之作品集也,细审又非仅作品集也,是为善学者也,正所谓:道者,进乎技矣。今之论书者,也多言“法”,法者,技也,小道也。此非圣亮所一心唯一追寻者。明·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清·杨守敬说:“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书法作品是书家渊博的知识、高深的修养、娴熟的技法的结晶,学识深,意气平和;学识高,胸怀豁达;学识广,联想丰富。

当今之世,传统文化复兴,敬畏汉字,崇尚文心,弘扬中华书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此时代之大担当也。

——辛杰

翟圣亮

1983年生,山东莱芜人。聊城大学书法本科,山东艺术学院书法硕士研究生,师从刘光先生。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现代刻绘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监事,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策展委员会副主任。现任职于山东画院。

书 法 作 品 欣 赏


大篆无事有酒联,178×23cm×2

小篆凤质景风联,231×17cm×2

草书石象之诗,180×97cm

行草司空图廿四诗品-34×70

篆 刻 作 品 欣 赏


观千剑而后识器,瓷,8.7×13.4cm

寂寞诗中有惊雷,瓷,13.6×13.6cm

致虚极守静笃,瓷,6×6cm

泥土气,瓷,2.6×2.6cm

路遇楚狂,陶,6.2×6.5cm